听说现在的车展已经不是车展了,而是汽车界的“跳蚤市场”,带货主播们站成一排,把三脚架当神主牌一样那么虔诚,嘴炮声一浪高过一浪。别说什么品牌科技新高度,和“创新驱动未来”,你要真想冲上云霄,不如直播间来点刷礼物的特技。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哪天,卖的不是车,而是车模跳舞带来的流量,直接变成了蹦迪现场。
在中国,传统佳节没人不爱过,哪怕这节日和卖车的关系,还不如螃蟹和奶茶那么直接。赶上七夕和车展撞了个满怀,车企们也是拼了,粉色玫瑰一箩筐一箩筐地撒,恨不能让你一进展馆就误以为走错了片场,直接误把4S店当成了婚介所,买车送的不是优惠,是单身狗的节日慰问品——七夕当天的“恋爱限定水”,喝下去据说可以抵消油价上涨的痛苦。
展台的KOL、主播、销售员们排队上岗,有的站得比门卫还正,有的舌头比油还滑,围着观众像围着财神爷转。小米、比亚迪、东风、吉利你方唱罢我登场,花样推销十八般武艺总有一款糊住你。直播画风也魔幻——有人解说性能,有人喊话价格,有人干脆直接开“砍价直播”,恨不能一头扎进屏幕里把你拉去签单。什么“祝福你买车成功”,都是表面文章,潜台词很简单,不是祝福,是催命:快点掏钱买吧兄弟,领导定的KPI一辆都不能少,指望你拯救业绩呢。
品牌之间也上演着你死我活的独角戏,自主和合资互相攀比,台面下全是“内卷”。外面劳斯莱斯、保时捷嫌弃生意难做玩起了集体失踪,里面的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却搞得风生水起,吉利、长安、小鹏这些名字一个个跟打鸡血似的,恨不得一辆新车的配置数出十八种,续航吹到月球都还能返程。别问电池保不保,保不保的都先交定金再说,能卷的只有钱包。
至于新势力,这帮科技狠人舞起AI噱头就是“改变世界”,连人形机器人都敢拉来当吉祥物,恨不能一边递名片一边跳舞。消息一出,预售量突破几万,仿佛明天全成都人民都要换新车,今天不锁单都对不起互联网的套路。小米直接派直营店员工扮游客出马,大有一种“只要你进来,不管你是不是买得起,反正我打卡算业绩”的即视感。别的行业比的谁能薅到大单,车展偏要比谁拉来的主播更多,谁的直播间弹幕更密集,谁讲段子讲得更带感,谁请的网红更能劝消费主义给个面子。
还有那合资品牌,表面上点头哈腰,实际上心比天高。这几家现在终于明白了,在中国混不下去了全怪自己不够中国化。这年头,轴距再宽也拦不住心里的距离。不跟自主品牌学会卖萌、卖肤浅、卖网感,不学会把混动车说成月光宝盒,谁还记得你是德国工艺美国血统?外面百灵鸟唱得响亮,里面凯迪拉克、沃尔沃、高举中国特色大旗,一转眼连新能源都变得“土味十足”。谁说卖车不能靠“接地气”?没有一点儿“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”的架势,连内部的年终总结都没法写顺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去车展的都是什么人?有点买车意愿的、相亲现场失意的、抖音段子吸粉的、遛娃消暑的、蹭冷气取快递的,只要不收费,谁都能进。为啥?因为这场梦,人人都配拥有。卖方要销量,主播要流量,观众要福利,主办方要人气,谁也不吃亏。成都欢迎你,十几万观众随手一刷就能凑出新纪录,还不忘趁机薅政府补贴,谁说咱市民没有经济头脑?人家发两千块购车奖,购不购都是胜利;不领白不领,奋斗在于薅——有钱大家一起赚,没钱政府帮着补,新时代全民皆主播,人人都能为GDP添砖加瓦。
但再怎么补,再怎么嚷嚷“卖车卖车卖车”,隔壁的房价和车位费就像看热闹的亲戚,大有“天凉好个秋”的意味。你以为自己刚薅完吉利的价格,再薅奔腾的提车券,兴高采烈走出展馆,还没回家就给物业转了大头。死循环没人能跳出去。7月买的车,8月就掉价,9月推新款,10月推限量,转手那一刻就注定体验什么叫“刚需不是神话,是玄学”。
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,如今所谓的车展,已经和以前电视里的国际大秀完全不是一回事儿。什么工业设计、顶级研发、未来科技,都是讲给评委听的,现实里就看谁带货主播的三脚架支得高,谁直播间红包雨下得猛,KPI能不能刷到老板的朋友圈。要说创新,最牛的是把车展变成了“带货大会”,连新车首发都得抢在直播间,生怕被别家可爱的KOL抢了热搜。
科技让汽车会说话,会上网,连AI算命都带着保修,下一步要不要试试让车自己进直播间,给自己刷666?反正观众早已看淡:车能不能飞并不重要,重点是油价还能涨几轮,电池能不能白送,没准再送个抖音滤镜。直播时代,什么都能带货,唯一带不动的,是用户的钱包和贷不下来的征信分数。
成都车展这套“人肉直播带货”搞得风生水起,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。一边喊着新年新气象,一边暗贬缺席的大佬,自己其实不过是在“消费升级”的怀里反复摩擦。插个科普,现在拼总量没人信了,车展就成了“双11前奏”。谁还记得当年展台上的礼仪小姐姐和西装阿姨?现在统统给网红播主让了位,连介绍语气都得学会拿捏流量密码。要是天生五音不全,那你就负责擦车抹玻璃,争取上个抖音热榜也算功德圆满。
可是自嘲一句,这热闹的卖车盛会跟咱普通人也就一毛钱关系,毕竟大多数人进场和看牙医差不多,坐下来不是为了治病,是想躲避高温取点儿冷。你说你买车能不能摇得上号,停车难全靠运气,买了车能不能挤进三环,还得拜码头。不差钱的早被私教拉进了高尔夫群,差钱的光盯着置换补贴。你以为自己能在直播间捡个皮夹,最后发现好处都是别人薅了,自己还得替车企鼓掌。
最后,不管谁卖了几万台,谁喊破天价给了优惠,车展还得下次继续,KPI还得年年攀高。主办方笑呵呵,政府撒钱刷存在,媒体带着直播报道团队一路向上冲,“成都市民超92万人次观展”,你说这可是多大的经济动力?可转头想想,隔壁大爷趁七夕领了一打“恋爱水”,最后还是和电瓶车抢菜市场车位。人生如戏,没有剧本,只有业绩。
要问下次车展卖车能不能突破新高,我只能回一句——能,得看领导怎么定。要是真一千台不达标,没事,咱们年终来个“汽车主播嘉年华”,把话筒给每个自称懂车的键盘侠,保不齐车还没卖完,KPI就被三脚架和手机直播崩成了段子。至于我,等哪天买得起保时捷,就把场馆的玫瑰和“恋爱水”都包圆,粉色撒满成都,再直播给你们看我存款归零的笑脸。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
山东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